学习轮滑对孩子有什么坏处和危害吗?
- 时间:
最近轮滑网小编收到有家长说,“网上都说学轮滑对孩子的腿型有危害,会长不高”?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往下看
“孩子八九岁前学轮滑,容易造成X型腿、O型腿,内八字腿、长不高或者小腿粗短”,针对目前网络上关于轮滑影响孩子骨骼发育的说法,记者日前采访了深圳市二医院的骨科主任医师张世权,他认为孩子学习轮滑主要是避免受伤,至于会造成骨骼发育畸形,目前没有足够科学依据。
近日,微博上一则有关轮滑影响孩子骨骼发育的消息引起不少家长的关注。微博中提到:“如今轮滑成为孩子们喜欢的一种运动方式。但家长们不要认为有了护具就平安无事。滑行时膝盖屈曲,重心压在一侧腿上,长期如此会对膝关节造成伤害;滑单排滑轮需双腿外撇、屈膝,7岁以下儿童骨骼尚未发育成熟,易形成X型腿、足外翻、外八字等。 学轮滑应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学习。
针对微博内容,网友反映不一。网友“shalommeimei”对这一说法表示担忧,“幼儿园还说中班会有这个课程、那可不敢让孩子学了”。网友“柏-绮”则表示需客观看待,“学习轮滑应该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性的训练!7岁以下儿童并不是不能学习轮滑,而是应该有条理有规律的学习,在所有保护装备都完善的情况下,适度得练习,这样才能得到良好地锻炼!”也有部分网友对微博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表示“胡说八道”。
记者联系到市二医院的骨科主任医师张世权,就微博内容他表示不赞同,他认为孩子轮滑主要是避免受伤,至于会造成骨骼发育畸形,目前没有科学依据。
您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学习轮滑都有哪些好处吧。
轮滑不仅能够促进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机能的改善,增强臂、腿、腰、腹等肌肉的力量和身体各个关节的灵活性,对增强幼儿身体平衡、支撑能力以及小脑的发育等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可以促进幼儿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轮滑运动帮助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喝水等生活卫生习惯。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许多孩子的胃口好了,吃什么都香,个别孩子挑食的习惯明显改善;孩子们午睡较以前更快地入睡,睡的时间也比较长;幼儿活动前、后逐渐养成了喝水习惯。有时还喝一点盐水,及时补充体内由于大量出汗而丢失的钠。
轮滑活动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愿意自己动手穿轮滑鞋、戴护具,通过多次、反复练习,促使幼儿进一步掌握了左右概念、在中班上学期末就学会了系鞋带,以及把东西放在指定的地方等自我服务的技能。
掌握了初步的安全知识,又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醒孩子万一摔倒应争取降低重心,抱头、团身,使肩膀首先着地,尽量避免直臂单手撑地,以免损伤手腕,把损伤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时,结合班级“我会当心”主题活动,请幼儿自己说一说轮滑活动中容易出现危险的地方,自己动手画安全警示图,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通过轮滑教学促进几方面的发展
1
在学会了站立、走步等基本动作后,要请权威、资深的教练指点,使幼儿规范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动作越规范安全系数就越高,而规范的动作能充分体现运动美感,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2
轮滑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对他们的表现欲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外向型的儿童,不能任其表现欲无限制膨胀,导致运动过量;对内向型的儿童,要及时发现并肯定进步,激发其表现欲。
3
轮滑扩大了孩子的社交范围,提高了交往能力。随着孩子们轮滑水平和能力的提高,练习场地改到广场上。面对许多不熟悉的人,要引导、鼓励之间进行简单的交往,比如主动说说自己的名字,在哪里上幼儿园,或询问对方;戴护具时互相检查、互相帮助,溜上几圈后切磋一下技能等等,让孩子与不同对象进行交流,有效增强交往能力。
4
针对不同性格锻炼其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对性格完全不同的,采用表扬、鼓励等不同的方式进行意志锻炼,同时也让其分清勇敢和鲁莽的区别。
5
学习轮滑可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轮滑练习可以提高孩子心肺功能、灵敏度、平衡能力以及身体协调性。有的孩子以前经常感冒,但练了2、3年轮滑后体质明显改善,很少生病了;而且小朋友们在一起练习,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6
幼儿轮滑能全面提高运动潜能。轮滑能全面提高宝宝以下几个方面的运动潜能:体能,耐力,身体平衡性、灵活性,大脑与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协调性,运动反映的快速准确性,能有效地改善和避免孩子因为运动智能开发不良而出现的问题,如躁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耐性、过分安静、胆小、没有表现欲等。